第34章:三人成虎 (第1/2页)
这一天,风和日丽,秋老虎也已经是余威散尽。唐大员外家的吴管家分配完下人的工作,正坐在垂花门前的游廊椅子上安怡地喝着龙井茶。
在这么一位江南富绅的家里当管家,日子真是舒坦,简直比一般家小户人家的老爷还爽。平日里老爷太太都忙于应酬,两个草包少爷一天倒晚只知道化银子,到处玩乐。这一大家子佣人不觉不是他说了算,如今他正美滋滋地想着:今天该从哪里再捞点外块呢......
“吴管家,门外有人找您,说是要来买印书馆。”
“哦?”吴管家心中一乐,送银子的来了,莫非那王进已经和买家说好了。“让他进来吧。”
不一会儿,门房领着一位衣着考究、派头十足、掌柜模样的年青人进来了。吴管家一看暗喜,看这人气度不凡,出手应该不会小气吧,忙上前迎接。
“这位公子请坐。来人,看茶。”
那公子不紧不慢地喝着茶,不紧不慢地打听印书馆的事情,问倒是问得很仔细,显然是诚心想要买的。吴管家越听越觉得有把握,将各项信息一一言明,当然,稍稍吹点牛还是难免的。
那公子果然非常感兴趣,显得十公中意,最后就说到价钱了。
“价钱是一千三百两银子,这已经是......”
“一千三百两?!”那公子蹭的一下站起来,满脸怒气,厉声说道:“你竟然说一千三百两!你是欺我年青不通事理吗?既如此这桩买卖不谈也罢,告辞!”说完转身就走,一边走一边嘴里还骂骂咧咧地。
这变故来得太过突然,吴管家一时没反应过来,只是呆呆地看着那人从眼前消失。愣了一会儿才有些茫然地问边上的心腹:“王贵,他是不是嫌价钱太高了?”
王贵也才反应过来,说:“是吧,我好象还听他说三百两还随便要不要呢。”
“混帐东西,他当是打秋风吗!”吴管家火起来骂道:“我看他还真是不通事理,害我白白费了这么多口舌。”
吴管家没来由的被那公子骂了一顿,心里多少有些郁闷。
到了晚饭前又来一位买家,前面还谈得好好的,吴管家满心欢喜。谁知一听说要价是一千三百两,这位更是勃然大怒,一拍桌子扔下一句“奸商可恨”,也拂袖而去。
吴管家与王贵大眼瞪小眼,有些迷糊了。
“我说吴哥,我们要的价钱是不是太高了。这印书馆本来不赚什么银子,来个买家不容易,要不降点吧,反正多少能赚些。”王贵犹豫着说。
吴管家也有些动摇起来,郁闷地想了想,说:“也罢,这气还真有点受不了,就一千两吧,这价钱应该是公道了吧?”
“公道公道。”王贵连连点头。
一夜无话,第二天中午时分,门房来报,有位先生来商讨买印书馆事宜。领进来一看,这位先生生得白白净净,举止得体,颇有儒家风范。一谈之下更是出口成章,绝对是位饱读诗书的鸿儒。
吴管家在他面前多少有些自卑,说话也是客客气气的,还好这位先生倒是彬彬有礼。他虽不怎么懂生意,说起话也是有条有理,让人信服。但是最后总归是要谈价钱的,吴管家心里不免有些发虚。
“价钱嘛......好商量。”吴管家硬着头皮说:“纹银一千......一千两,先生......”突然发觉那先生果然又是面上一黑,吴管家不由心中一跳。还好毕竟是位读书人,硬是憋着没骂出来。
“唉!吴管家,我虽敬你是位长辈,但有些话我不得不说啊!”
“先生有话请讲。”
“须知人生在世须得明理,清楚生而为何,死又为何。一众俗人只盯着名利二字,却忘了‘无愧于心’这四个字。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佛又曰:一切皆为虚幻......”(此处删节500余字)那先生语重心长地说:“......可见为人正则稳、处事公则钢。老先生为人处事须紧占一个‘理’字方可啊!”
吴管家听着虽然不太懂,却也觉得他说的这些好高深、好厉害的样子。挣扎着说:“我这价钱可是很公道啊,想当初办这印书馆时光买这些干活的下人就化了好几......上千两银子。”
“这就是老先生的不是了,”白面书生同情的看了他一眼,“商贾之道在下是不懂,但也知道物尽其用的道理。老先生买他们那是你家主人的注意,想必你家主人也算得上富甲一方。他自然不会在乎化这些银子将他们养着,但别人是万万不肯的。你也知道印书馆本来就不赚钱,又多了这么多张吃饭的嘴,岂不是负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