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6-EP1:群山之巅(1) (第1/2页)
OR6-EP1:群山之巅(1)
跪倒在地、披着一件又脏又破的长袍的青年不敢抬起头直视眼前那名军人的眼睛,他只敢像最卑微的奴仆一样匍匐在地、用眼角的余光去看对方的靴子,而他所能做的便是像其他同胞虔诚地对待信仰那样对待这个也许能够改变他的命运的外国人。这是他梦寐以求的机会,而他绝不能因过分的热情反而招来反感、进而断送自己的性命。用力过猛造成反作用的案例比比皆是,在他明智地选择自己的投靠目标之前,他已经搜集了足够多的情报。
“名字?”
干燥的风吹拂在他的脸上。
“叶海亚·本·艾哈迈德(YahyabenAhmed)。”
“我不太了解你们的传统,总之,我暂且称呼您为艾哈迈德先生。”那个有着棕褐色短发、身着迷彩服的白人蹲下来,让艾哈迈德抬起头来,“虽然这不是一个正式的申请,但是做任何工作都是需要经过应聘的。现在呢,请给我一个能说服我留下你为我们服务的理由。”
在艾哈迈德身后,几十名手无寸铁的平民被全副武装的士兵们拦在后方,他们脸上的慌张和无奈无疑说明双方之间发生了一些不太愉快的冲突。士兵们脸上的愤怒并不比这些和他们的肤色有着一定差异的平民们脸上流露出了潜藏的愤怒更少,但他们还在长官的命令下保持着克制而不是随心所欲地释放内心的怒火。
“你们原来的翻译被炸死了,而你们现在需要一个新翻译。”艾哈迈德用尽可能听起来不带奇怪口音的英语说道。
“没错,但我们可以回到城市去招募新的翻译而不是在这个偏僻、落后、干旱、贫穷而且还无知的村子里临时准备一套应聘程序。”那青年军人咧开嘴笑了笑,干裂的嘴唇上显现出的血红色的痕迹被掩盖在一层和黄沙相差无几的保护层下,“再给你一次机会。”
这是叶海亚·本·艾哈迈德最后的机会了,他从对方的回答中听得出来,他的答复并不让对方满意。如果他不能找出另一个借口,那么他所面临的下场就会和他身后那几十名男女老少稍后所面临的结局一样。没有利用价值的人无法生存下去,无论是对哪一方的利用价值。
“我想……我有他们没有的东西。”他颤颤巍巍地尝试着抬起头,去面对那双让他脊背发寒的眼睛,“我想当个美国人,尊敬的先生。”
那有着棕褐色短发的军人突然笑了,笑得很肆意,无比张扬。他似乎从艾哈迈德的口中听到了难以理解的话,而且不仅他没法理解,连他身旁的其他同伴也无法理解。其中几名士兵走过来,每人在艾哈迈德的后背上踩了一脚,把他踩进了沙子里,坚硬的沙砾毫无阻碍地冲进他的口中,让他像被掐住了喉咙的鸭子那样卖力地咳嗽着、试图把嘴里的沙子清理干净。这滑稽的模样又把其他士兵逗笑了,好在他们这一次没有围过来教训这个能让他们开心地笑上几分钟的小丑。
“伯顿,你听见他说什么了吗?”青年军人对着旁边跑过来的同伴说道,“他跟我说,他想当个美国人。”
“我建议你不要在这些合作者身上投入太多的个人情绪,咱们得吸取阿南达给我们留下的教训,麦克尼尔。”另一名军人几乎光头,只有头顶上留着一撮让他看上去像是莫西干人的金毛,挡在眼前的墨镜完美地让他避免了向外人透露他的真情实感,“算了,我知道我每次提这件事的时候你都不高兴……那你打算怎么处置他?”
“在这个鬼地方从一群除了念经磕头之外就不知道任何人生存在意义的家伙里找出个会说英语的翻译还是挺困难的。”麦克尼尔打了个哈欠,扭过头对着仍然跪在地上的艾哈迈德说道:“艾哈迈德先生,现在请您站起来、转过身去,对着您身后那些不识抬举的家伙,把您刚才说的话再说一遍。”
艾哈迈德连滚带爬地站了起来,他好像没太明白这个美国人的命令意味着什么。事实上,他甚至没明白他应该用英语还是阿拉伯语去说这句话,因为擅作主张显然只会降低他在未来的雇主心中的形象,但事事都要申请反而让他显得无能了。思前想后,甩掉了身上的破烂袍子、露出下方那件橙色的印着米老鼠头像的短袖衫,试探性地反问道:
“……为什么?”
他得来的不是答复而是彼得·伯顿的一记重拳,这比他从小到大挨过的所有痛打都让他印象深刻,满嘴的牙齿都在松动。被吓得魂不附体的艾哈迈德恐惧到了极点,他似乎已经看到了这些美国人拔出手枪或是用步枪把他就地击毙的景象,于是他手脚并用地爬到麦克尼尔身旁,抱着麦克尼尔的大腿就不松手,这反而让一旁的伯顿找不到什么下手的机会了。
“艾哈迈德先生,今天我来给你上一课。”迈克尔·麦克尼尔面无表情地直视前方,没有低下头去看惶恐不安的艾哈迈德,“你们的社会中教导你们该多么认真地听取老人和家长的意见,你就要以同等的态度听我们的命令:去执行,而不是思考。我不想再重复一遍。”
这回艾哈迈德不必再多想了,他千恩万谢地向麦克尼尔送上自己的感激之情,然后回过头,机械地用英语和阿拉伯语把他要说的话向着后方的人群念了一遍。然而,不知道是双方之间的距离太远还是那些人根本不在乎他的发言,人群中没有出现任何反响。伯顿见状,把手枪抵在艾哈迈德的脑后,警告他最好用更大的声音重新说一遍。
“اريداناكونامريكيا!”
这下终于有人听明白了,几个留着长胡子的男人向着艾哈迈德大呼小叫,另有一些人沉默不语地转过身去以表示自己的失望。麦克尼尔赞许地拍了拍艾哈迈德的肩膀,用一种连他自己都觉得恶心的音调小声说道:
“欢迎加入自由世界,艾哈迈德先生。现在,你的工作已经开始了,请认真地履行您的职责。”
说罢,他拖着艾哈迈德向前走去。在征得了附近士兵的同意后,几名士兵协助麦克尼尔将其中一名老人从人群中拖出并迅速进行搜身以防对方身上藏有炸弹。确认目标安全后,这几名士兵将老人丢给了麦克尼尔,然后继续执行他们的任务、避免这些被包围的平民冲出封锁线。他们的臂章上那几个重叠的青色菱形底配着醒目的红色阿拉伯数字1的图案字样无疑说明了他们所属的部队: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第1/1步兵营(行政上隶属第1步兵团),曾经参加过仁川之战的著名作战单位之一。
彼得·伯顿紧随在麦克尼尔身后,寸步不离。这种过于紧密的关系——如果不是因为伯顿平日从不掩饰他的吃喝嫖赌行为——几乎引来了一些恶意的猜测。
“可敬的先生,两天以前,你们派人向附近的安全部队报信说你们这里有村民失踪了,而我们和安全部队都认为是【信仰卫士团】绑架了平民充当武装人员。”麦克尼尔把语速放得很慢,以便让刚上岗的翻译能真实地将意见传达给被按倒在地的老人,“那么,请您解释一下我的几位战友为什么在钻进您的屋子进行检查的时候因为翻动了一个疑似装有腌制羊肉的桶上的重物结果被炸得连尸体都拼不全?”
“那是因为他们管不好自己的手,也许是在本土接受培训的时候走神了。”后面的伯顿插嘴说道,“是个人都知道外出执行任务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
“你少说几句。”麦克尼尔咳嗽了两声。
老人嘟哝了几句阿拉伯语,叶海亚·本·艾哈迈德没有立即翻译,而是紧接着就和老人争论了起来,全然忘记了他的首要任务应该是保证麦克尼尔和这个须发皆白的老人之间的交流而不是自顾自地聊天,不过麦克尼尔也没有责怪他的意思,反正他听不懂半句阿拉伯语,靠自学恐怕还得多花几年时间才能勉强学明白。他觉得自己学俄语可能得花上30年,那么学阿拉伯语大概需要300年也不一定能让他学懂。
等到两人之间的争吵结束了,麦克尼尔才慢悠悠地向艾哈迈德询问谈话的内容。
“这是用来防备敌人的,比如说敌对部族……”艾哈迈德挠了挠头,这种对他来说属于常识的概念对于美国人来说可能有些荒谬,部落、部族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的遥远名词,“……在这种小孩子从小就要学着拿起AK-47步枪打仗的地方,这其实应该算是常见的办法。”
麦克尼尔沉默了一阵,他摘下头盔,搓着自己的头发,然后再把挂着伪装网的头盔戴回去,也没有注意是不是有一些小虫子钻进了他的头盔里。他向旁边迈出几步,和伯顿讨论着处理方案,必须得让除了他们的敌人之外的各方都能感到满意,或者说让不满意的人永远没有发言的机会。
时值2003年3月,迈克尔·麦克尼尔和他那些同样来自同一个世界的战友们的意识降临在这个平行世界已经有3个月了。他还没能找到埃贡·舒勒和岛田真司的下落,也同样不知道卡萨德亲王的去向,即便卡萨德亲王可能仍然是某个阿拉伯国家的王子——2003年的互联网还算不上普及,他们也不可能拿到智能手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