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多年后的重聚 (第2/2页)
“衣食住行都凭这孩儿管教,哪里敢不用心思?”青衣老妇人听了也说笑起来。
“乱画!明日叫我儿为你画一张。”大眼睛老妇人又随意掂起母妃和婶娘的身边画卷看了一遍,画的不好,她们的家乡怎么被画成这个模样,这样死板?
洛阳,她们八个女子的故乡。地处中原四方之心,道路上,前行可进东南,直达齐鲁江淮,后退能守西北,背通渑崤关中;地势上,北有邙山易守难攻,南有龙门鱼跃金钩,自古以来就是中原重镇,古人有言:“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所以历来是兵家必争要地,使得它曾为十三朝都。特别是盛唐之时,女皇移宫,东都盛富,不仅名扬天下引得无数中华贵人富贾往来居住;也曾引得中华之外的海陆宾客络绎不绝,让洛阳久附盛名。
然则,前宋之时,元人北攻,汉人南下,造成了花城衰败多年,几乎无人问津。如今,汉人光复,大明光威,太祖洪武年间随了金元的旧址修建了它一番,武宗皇帝在位时也下旨修筑了护城河,使得古城又焕发新颜。
但是,这画不活、没有让人想看第二眼的念头。陪她过来的小儿子虽说不是丹青大家也有一些涂鸦能看,她知道刘玉和齐清珍到底想看什么。洛阳最情思牵人,文人访居,骚客不去,更何况她们生于斯长于斯。
“求之不得。”妯娌俩心生喜悦,有快五十年都没有再回过洛阳一次,梦里都想再看看家乡洛阳到底变成什么样子了。
“你的志录文章进度如何?”她们都疼爱的逗着他那丑女儿,越看越喜欢着呐。叫的他这生父也回心转意急着要抱回自己的孩儿,一低身子,胸口衣襟掉出来几张纸来。
“孩儿不才,请母妃姨母们指教。”他除了古玩玉器,还有写文著书的爱好。到哪儿都让侍从带着笔墨,怀里揣着纸稿,看见什么听到什么或者想起了什么就掏出纸稿书写。但来自己写的文章被人暗地里说笑话有女子的小家子气,不成雄厚大气。可他就是这毛病,别人说说他难受几天就当过去了,该怎么自娱还怎么照旧,近来他又想写一本人物志向传记自娱。
“志,心之所向也,无说诸男诸女,皆有志也。老身不才,我等妇人亦有趣事言语,不知郡王殿下可否为我等洛阳八女子之志另开书记添去几笔?”大眼睛老妇人伸手拿去仔细快速的看了一遍,想起了什么和其他人对视一眼。大志向也罢,小志向也罢,皆为心之所向也。刘玉的儿子这样能才能,何不把她们八个洛阳女子的志向事迹用笔头留下来?虽不流芳百世,但也能留个念想。
“外甥不才,请姨母们不吝赐教。”
朱载菏看着这几个老妇人,他并不全熟悉。真正熟悉的只有其中四个,他母妃王太妃刘氏讳玉;郡王叔父的妻子齐清珍婶娘,身材高大嫁了三次的陈大莲莲姨母;穿褐衣曾掌管京师宫中六局最年轻的尚宫,而后急流勇退辞官回乡又帮助母妃平定府中大乱的巫莺巫姨母。
另外四个,应该除了她们三个,还得加上正当韶华却早逝的程信姨母,她常会伴随着母妃和婶娘的感叹声出现,赞她实在聪明几世罕见。活着的这三位,看他的眼神毫不陌生,那应该是来过瞧看母妃,可是在他记事后似乎没有见过她们的身影。
而她们七个全部这样聚在一起在他看来是第一次。
“这位就是清明二宫中的明大人,这位金心银肝钱夫人,”莲姨母依次问他可否还记得大眼睛老妇人,暗黄色衣裳的老妇人,还有最后来的青衣老妇人。她们的确来过,很多次,都见过甚至抱过他们兄妹六个的。
“迷途知返柳殿下。”轮到那个暗黄色衣裳的老妇人她对不上韵了,看陈大莲说不出来,她自己给编了。众人一听又一块儿爽朗的大笑起来,可不是么,柳七妹当初若是入了周王府为夫人,说不得也真会和刘玉一样成为一国的王太妃殿下。
“老妇江氏名明珠。”大眼睛老妇人对他一笑,问他,他都不记得了?他三岁的时候她和小姑子白桥带着各自的女儿们来看刘玉,走的时候他拦住她的女儿琴琴不让走,非要亲她一下才让走,被阿桥的女儿宝儿推了一下,坐在地上哭的很厉害的事。
“老妇白桥。”青衣老妇人和她对视一笑也笑了,可是不么,后来宝儿看他哭得厉害不起来硬给他拉了起来,结果他一起来立刻躲在母亲身后撅嘴,把众人都乐坏了。
“柳七妹。”暗黄色衣裳的老妇人一说出自己的名字他吃惊不小,柳七妹?他惊奇的看着她,她就是柳七妹?
“我等叨扰几日。每人说的一些,郡王殿下自酌取之。”
其实他很早就想写一篇关于母妃和几位姨母的文章。她们几个的事概在他懂事后所听所看每一件都是惊心动魄,险象环生,而最终以她们的智慧和团结化险为夷,转危为安,诚然是太平年代却不输男子们波澜壮阔的一生。他曾几次求说母妃和姨母们细致讲讲她们的事,好做篇文章流传,但她们避而不谈。
如今,七个人都同意说往事了。然而,她们可都是六七十岁的老妇人了,若是逐个说加起来怕是有几百年的事说,一天是说不完的。只好先住在刘玉这里,慢慢说。